查看原文
其他

崛起的西安,没落的东大街!『城记深度』

2016-06-07 徐亚林 西安城记


更多发现,点击上方“西安城记”一键关注

西安城墙内主要街道的改造,已全部接近尾声:二十多年前,西安完成了南大街的改造;1998年北大街开始改造,2007年西大街改造竣工。2013年伊始,西安市东大街正式进行改造,这是西安旧城区最后一条开始改造的主干道。


说句实话,若非因此稿,我已整整四年没有去过东大街了。东大街,在我的生活里消失了四年而我却竟浑然不觉。假如东大街是个女人,那她一定会伤透了心。


关于东大街的几个小故事

东大街现在怎么了?




▲从钟楼上望东大街,这条传奇的大街如今已让人五味杂陈。


前几天的朋友圈被出租车刷屏,其中有个段子:说一个外地人从火车站打车到钟楼被宰,原因是司机说路很远,要经过两个市:大差市、骡马市。


段子不可当真,可大差市、骡马市却真是东大街曾经的骄傲。想当年,穿着骡马市买的老板裤、老板鞋,剪个郭富城的发型,走在校园里那自信简直爆棚到拽炸天。刚过完六一的七〇年代老儿童们,对此一定记忆犹新!纵然当年的骡马市简陋至极,窄小的铺面清一色钢丝床,但丝毫无损潮流时尚界泰山北斗的江湖地位。


后来,破旧的骡马市被拆掉了,改造了,骡马市的江湖地位也随之一去不复返了。


十年前,另一件事也记忆犹新:我当时就职公司总部在上海,有一天,总部外派西安的一个小伙:问我们,西安哪里比较适合逛逛街啊?现代时尚点的地方!众人不约而同的告诉他:去东大街逛逛看。两个小时后,小伙回来高声叫嚷:这就是你们说的现代时尚的地方啊?!大家面面相觑,说:东大街还不好,哪里好呢……


后来,当我频频出差上海回来,确实感同身受小伙当年的失落,觉得他当时没有把“乡勿宁”这几个字说出口还是蛮有涵养的……再后来,我竟然丝毫感觉不到东大街在我的生活里消失了。



▲东大街上曾最为繁华的骡马市,如今风光早已不在。


十年前,十年后,东大街到底怎么了?

 

东大街曾是一串光芒耀眼的珍珠项链

西安当年唯一的“一条项链”




▲从长乐门望东大街,东大街的商业经营状况,相信人人皆知。


自钟楼向东,到东门,这两千米的距离,串起了开元商城、骡马市、炭市街、大差市百盛这几颗在十年前曾经光辉耀眼的珍珠。


西安众多百货商场里,开元商城绝对是龙头大哥。民生在当年似乎一度也名声大噪,但数据上的差距还是很明显:2005年民生财报显示主营收入8.58亿,而开元则以20.2亿跻身全国商业企业百强之列。顺便在此纠正一下百度,开元商城的内容里告诉我2005年名列全国商业百强第33名,单店排名第九;可我查到2005年全国商业企业百强排名里,开元商城排位第73,较2004年第69位有所下降。可让我惊讶的是,当年开元居然大幅领先上海徐家汇商城(第81),确实值得点赞!


从开元往东,公交车的下一站就是端履门。端履门,得名于明代秦王府的正门外的一座牌楼。在这个牌楼前,各位官员在此正冠端履,听候召唤;久而久之,就把这个牌楼叫做端履门。至少对于我而言,端履门在当年最大的诱惑不是历史,而是炭市街。


▲改造前的碳市街副食品市场。


当年的炭市街,以海鲜水产类业态独霸江湖。菜市场难得一见的各色水产、包括当年馆子里吃不起的鲍鱼、海参、大龙虾,这里都有得卖。更神奇的是,入夜这里摇身一变,成为小商品夜市,针头线脑鸡零狗碎的什么都有得卖。一年到头白天黑夜,这里永远摩肩擦踵;这一站的公交车,永远抢不到座位。当年的盛景,用一个词来总结:繁华。后来,和骡马市一样,破旧的炭市街被拆掉、改造,当年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。


端履门下一站,就是大差市。当年克林顿来西安,下榻位于大差市的凯悦酒店,如今酒店还在,招牌已换。另一个打算换招牌的店这两天也比较火:百盛。这是百盛在西安的第一家店,也是当时西安商业领域的神一般的存在,十八年一路走来,已经足够在一代人的心目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。十八年后的这个“六一节”,百盛门口的一纸告示让无数人为之唏嘘。



▲西安东大街百盛停业,引发了西安市民广泛的关注和讨论。


三大因素造就东大街的辉煌

如今已时过境迁



如果说,每个点的爆发都有一些偶然因素的作用,那么这几个珍珠般的亮点被东大街串在一起,那就必然是一个的辉煌结果。当然,无论是偶然因素还是必然结果,都必须依托于城市发展历史的大背景。有三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:


1、西安市的商业一元化核心格局


以钟楼商圈为核心的城市商业一元化格局,成就了东大街。以钟楼为圆心的一公里范围内,省政府、前市委市政府、最早的五星级酒店、西安规模最大的百货商场、西安第一个和第二个最高端品牌商场、曾经规模最大的书店、曾经规模最大的邮局、最有特色的鼓楼步行街、著名的碑林、曾经称霸时尚界的骡马市……


众多绝对优势资源高密度集聚在一起,想不成为核心都难。一个最简单的指标就可以说明:在西安任何一个地方,几乎都可以找到直达钟楼的公交车。


截止2013年西安市各级商圈平均体量(万㎡)

来源:CRIC;制图/徐亚林


2、西安市商业起步期的供应“被垄断”


建于1953年的钟楼书店,曾是西安地区唯一的书店和西北最大的书店;创建于1936年的西北眼镜行,也曾经是行业唯一的翘楚;炭市街,在水产和专业厨具用品方面,一度也是“垄断”式经营。


类似的种种“垄断式”供应,在西安商业起步期和成长期均不鲜见。这因历史原因,出于供应不足和消费不活跃的市场表现,个别商家或商街被推到了“垄断”供应的境地。


在当年信息十分闭塞的环境中,消费和供应一旦牵了手基本就白头,从而商家越做越强越做越大,在消费者的口碑中地位越来越高越来越稳固。基于特殊历史环境下的供需关系,是诸多珍珠级商家的诞生土壤。


3、大众购物习惯的惯性作用


逛钟楼,在西安人口语中,跟外地游客买门票登钟楼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。西安人口中的逛钟楼,代表着“时尚购物+家庭大宗采购+特殊主题采购+休闲逛街+娱乐餐饮+相亲约会+自行脑补一切高大上的消费行为”。


十几、二十年前,在西安找不出第二个地方。


基于这三个重要因素,再加上其它特殊因素,造就的结果就是:钟楼商圈以西安市唯一的市级商圈傲视群雄。

西安各大商圈沿街店铺租金范围(元·㎡/日)

数据来源:CRIC  制图/徐亚林


正是钟楼商圈的地位成就了东大街,当年的东大街就像是一条串满了耀眼夺目珍珠的项链,最关键的是,这是当年唯一的一条。这也是当年钟楼、东大街商圈创造出西安最高收件、最高租金的原因。

 

时代的变革,从未停止脚步

十年只在一瞬间




▲建于民国时期的华侨商店,直到七十代,还为东大街的最高建筑。2011年,这座见证着东大街历史的历史建筑拆迁。


东大街的钟楼邮局你多久没进去?西北影城还记得吗?那个著名的“1+1”呢?大华饭店的包子你怀念吗?


2016年,对于东大街百盛的关店,众议纷纷。有人把这个事情跟出租车事件联系到一起说,无论各方观点如何,总能看到一致的两个字:“趋势”。是呀,都移动互联网时代了,还打算穿着老板鞋、老板裤,留个郭富城头去学校晒自信吗?


那么,东大街项链上的“珍珠”渐次被一颗颗摘下,到底是谁惹得祸?


制图|徐亚林

所谓“船可载舟亦可覆舟”,东大街商铺高租金固然是高收益的影子,但市场“风吹草低见牛羊”之际,高租金成为压倒骆驼的稻草。除此之外,还是三个重要因素:


1、西安的城市发展急需打破一元化核心


号称进军“国际化大都市”,没有规模怎么行?高新、曲江、经开快速崛起,瞬间拉大西安的城市骨架。西安,像破茧而出的蝴蝶一样,急需冲破一元化格局的束缚。


十年前,二环还算是西安的外围。如今,三环外也逐渐从工地变为灯火辉煌的住区,一元化核心早已不能满足城市的发展和市民的需求。无论小寨、高新、曲江还是经开,迅速成长为市级商圈已经不单单是开发商的期望,更是区域消费人群的期望。


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商业行为朝着不断井喷、不断迭代的方向发展。计划经济时代的供需关系早已成为历史,无论是商品的品类还是品牌,越来越让人眼花缭乱。一部分老字号凭借着几十年、上百年的口碑和质量,在市场中愈发显出醇厚的魅力;另一部分老字号,未能及时跟上消费的演变,逐渐被市场无情的淘汰。新品牌在后浪推前浪,新区域在不断被开发,钟楼早已不是消费的唯一选择,东大街品牌光环日渐陨落。


2、交通习惯的改变助力消费习惯的分流与改变


十年前开始,西安私家车迎来了井喷式发展时代。一方面,私家车的井喷极大地扩大了人们的活动选择范围;另一方面,交通的拥堵和停车的难题也给城市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。


这两点对于钟楼、东大街包括解放路商圈来说,基本都是噩耗。对于消费者来说,既然有更便捷更时尚更Fashion逼格更高或者更便宜的选择,我为什么还要选择你东大街呢?当然,交通问题不是改变消费习惯的理由,这仅仅是个借口而已,就好像网友见面对不上眼一样,总得找个体面的借口不是么?


3、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助力消费产业的变革


老崔曾经曰过,不是我不明白,这世界变化快。说实话,真快、太快了。


十年前,西安城里发生点什么事,要看第二天《华商报》才知道,还只能知道人家想让你知道的那部分。前两天,安定门差点“失守”;不出半小时,我一个移民加拿大的同学就把视频发群里了,比我们原住民都快。


对于移动互联网的话题在这里就不展开了,要说跟东大街的没落有什么关系的话,就好像南美洲的蝴蝶扇了扇翅膀。其实,我想说的是,不要轻易高估移动互联网对各个行业的提升价值,也不能轻易低估移动互联网对某些行业的颠覆作用。最近一段时间的西安人应该对此更有感触。

 


▲一九八〇年代的西安东大街

西安的崛起,成就了很多当年的“不毛之地”,比如高新区和曲江。但,这崛起更需要共赢,友谊无需翻船。如果一个时代的崛起伴随的是另一个时代的没落,那只能说,是历史的选择,你那说翻就翻的小船,实在经不起时代的考验。


当年的东大街就像串起了一串闪亮珍珠的项链,当项链上的珍珠渐次被摘下,这项链的价值也就仅存了对一个时代的回忆。想再铸辉煌?当然可以,顺应时代吧。


特约作者=徐亚林   资深地产人

©版权声明:西安城记特约作者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


投稿及联系:150 336879(微信)


--与城记一起发现西安----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